亚马逊美国站宣布自6月29日起对 “卖家自配送 Prime (SFP)” 政策进行重大调整。
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履约准时送达率(OTDR)的标准变化:
合格门槛从原来的 97% 下调至 93.5%,但绩效评估周期则从 30 天缩短为 7 天。也就是说,卖家在每周都必须维持高水准的配送表现。
一方面,OTDR 要求略微放宽给了卖家 6.5% 的容错空间;但另一方面,“月考” 变 “周考” 意味着任何一周的失误都可能直接拉低绩效。新的规则实质上提高了对发货稳定性的要求。

对于中国卖家而言,这一“高压周考”机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
首先,每周考核几乎零容错,一次严重延迟就可能触发警告甚至丧失资格。卖家不得不比以往更加谨慎地维持连续稳定的发货节奏。
其次,为了达到稳定的高速配送,各种隐性成本势必上升。许多卖家需要在海外仓储更多库存以备快速发货,同时可能不得不选择更昂贵的物流方案来确保时效,以满足新的 SFP 周绩效要求。这意味着库存周转和资金压力增加,而且如果某周订单激增,仓储和物流团队面临 “爆仓” 风险,稍有不慎就会影响 OTDR 表现。
面对 SFP 新政带来的压力,卖家可以从运营策略和物流布局上进行调整,以稳住发货节奏和店铺表现:
- 错峰布局 WOOT BD 与 SFP 发货: 合理安排促销活动时间,避免单周订单量过度集中。
卖家可以将部分大促计划通过 WOOT BD 执行,在WOOT BD 的促销档期内,WOOT 会接管促销期间商品的购物车和履约,这部分订单由 WOOT 按 Prime 标准配送,不计入卖家自身的 SFP 绩效考核。这种错峰操作既保障了促销转化,又避免某一周因订单暴增而导致履约指标失控。
- 建立预警监控机制: 卖家应实时监控每周的 OTDR 等关键履约指标,建立预警机制以及时发现波动。
在周考核周期内一旦出现异常苗头,需抓住调整节奏的窗口期迅速整改,例如调整发货顺序或暂时控制 Prime 订单量,防止连续数周不达标导致资格被撤销。
同时,运营、仓储和物流团队应制定协同预案:例如在订单高峰周增加人手和发货班次,提前与物流商沟通保障时效,在出现突发事件(如极端天气、区域物流中断)时迅速采取措施或与亚马逊沟通寻求 OTDR 豁免。
由于第一次未达标会收到警告邮件、累积到第三次可能被移除资格,卖家应以 97% 的准时率目标来运营,给自己留出安全缓冲。
面对 SFP 政策的新变化,中国卖家既要严控每周履约指标,又要灵活运用 WOOT BD 活动和多渠道发货策略来平衡成本与效率。巧豚豚团队在 WOOT 促销节奏规划、活动提报协同以及大促后的运营衔接方面具备丰富经验,能够为卖家提供高效且专业的支持服务。通过与可靠的合作伙伴协同,卖家可以更从容地规划全年促销与发货节奏,在 SFP 新政的周考核常态下依然稳步提升业绩。